游客
题文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1)2013年,一部话剧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应方俊明要求,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这是一位让无数网友感叹震撼的英雄,你认为这震撼是什么? 
(2)感动中国给方俊明的颁奖词: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荣誉可以迟到,英雄终有归处。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在所有人的面前。方俊明的事迹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积善成德,跬步千里。你打算在以后如何向方俊明学习?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校团委组织同学们星期天去社区敬老院打扫卫生,班主任动员小米参加,可小米却以看体育比赛为由不愿参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你帮小米分析去社区敬老院打扫卫生属于什么活动?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
(2)同学们星期天去社区敬老院打扫卫生可能会付出什么代价,获得什么回报?
(3)请谈谈这类活动还有哪些?(举3例)

缅怀先烈功绩,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言献策】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1)你可以建议学校开展哪些形式的烈士纪念活动?(至少两个)
【理性思考】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请问中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试列举两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精神。
【知行统一】习近平主席说:“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人民要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全社会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特别强调:“要引导青少年儿童从小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内容,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2014年9月10日至2015年1月5日,全国中学生微创新大赛拉开序幕。当创新成为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
(1)请从国家与民族的角度谈谈创新的重要价值。
(2)作为有志青年,请谈谈你打算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深化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我国青少年中越发凸显的“认同危机”便是这种挑战的突出表现之一。某市在对中学生关于文化认同的问卷调查中获得如下信息。(见下图)

(1)某市中学生有关文化认同的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什么重要意义?

近日来,安徽淮南大学的学生小袁“惹上了麻烦”,原因是她在上学的途中,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并垫资送老人去医院治疗,后老人以及家属认定小袁就是肇事者,小袁坚称没有撞到老人,双方各执一词。虽然通过警方介入调查,真相水落石出,但是“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一度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为此开展了以“老人跌倒该不该扶?”为主题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辩论会。
(1)真理越辩越明。该班同学通过激烈的辩论,大家一致认为老人跌倒了应该扶,请你谈谈应该扶的理由是什么?(至少两点,2分)
(2)辩论会上,有些同学认为,只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就能做到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