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全诗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①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②,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②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含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这首诗题为“春雨”,但在内容上主要是对人物的捕写、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有人认为李商隐的这首诗歌“朦胧凄迷”,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阳台•西湖春感张炎①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入?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②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解:①张炎,南宋词人。此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②“见说”二句:沙鸥色白,因说系愁深而白,如人之白头。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1)本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2)试分析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词的结尾两句用了和 两种表现手法。
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有人评价《寒夜》认为“寒夜不寒”,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蚁
元稹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注】时术:蚁子,小虫。
(1)这首诗歌突出了蚂蚁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蕴含着哪些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