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路(行政单位) |
贡绢州数 |
该路州数 |
贡绢州所占比例 |
河北东西路 |
29 |
38 |
76.3% |
京东东西路 |
12 |
19 |
63.2% |
京畿、京西北路 |
8 |
11 |
72.7% |
小计 |
49 |
68 |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
B.富有地域特色 |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出现的经济形态有()
①自然经济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像一颗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
①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是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某商标图片(大明火柴公司,救国火柴),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A.民族工业产生于火柴业 |
B.民国初期诞生了工人阶级 |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实业救国思想 |
D.中国火柴工业技术水平世界第一 |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