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在《美国社会经济史论》中写道: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直接原因是新政
A.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 | B.推行以工代赈 |
C.率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 D.抛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 |
B.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富国强兵 |
C.创业立业、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创业立业 |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 |
B.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
C.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 |
D.经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 |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 | B.重庆谈判 |
C.1946年政协会议 | D.北平和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