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m/s.下列哪项运动的速度比这个速度快?( )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分660米 |
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可行驶120千米 |
C.乌龟爬行1米需要近两分钟 |
D.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91完成110米跨栏 |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
星期天,小方同学按照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操作要求,验证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会看到什么现象?小方记录了这个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其中有错误的是()
A.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
B.笔尖一直变长变大 |
C.到某一位置时,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
D.笔尖先变长变大,后变短变小 |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
A.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 |
B.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
C.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 |
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 B.倒立缩小的实像 |
C.正立放大的实像 | D.正立放大的虚像 |
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