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
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 |
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
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用无菌水冲洗后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
D.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
以下关于花药接种和培养实验中错误的()
A.每瓶接种花药7-10个,20-30天后,花药开裂形成幼小植株后才给予光照 |
B.花药开裂后,将长出的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
C.花药开裂后,将释放出的胚状体整体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
D.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
关于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粉粒是在被子植物的花药中的花粉囊里形成的 |
B.被子植物精子的形成是直接减数分裂的结果 |
C.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
D.花粉粒在发育过程中,核先位于细胞的中央,再移到细胞一侧 |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真菌的数量,一般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原因是()
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 | 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
C.细菌在土壤中的含量比真菌高 | D.随机的,没有原因 |
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 | 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 |
C.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 | |
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 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有机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