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为“新疆2001年~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市场狭小 | B.水资紧缺 |
C.价格低廉 | D.劳动力严重短缺 |
图3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题。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
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 |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
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 D.上游来沙量减少 |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 B.断层、背斜、向斜 |
C.向斜、断层、背斜 | D.背斜、向斜、断层 |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24—25题。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
B.开发的成本太高 |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