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段子:“(20世纪)①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山去,到敌人的后方去;②40年代,到辽沈去,到天津去,到长江对岸去;③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④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以下对该网络段子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 |
段子 |
解 读 |
A |
① |
抗战时期,延安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进步青年向往的地方 |
B |
② |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
C |
③ |
1953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
D |
④ |
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
下图所示是某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封面。当时(民国三十四年),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的主题应该是
A.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
B.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
D.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
每年的8月15日,全中国都要举行或大或小的纪念活动,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 B.长征的胜利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我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 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
歌曲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国际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子夜》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国共北伐 | B.中共一大 | C.遵义会议 | D.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