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新世纪初,贫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世界60亿人每天仅靠不足2美元来维持生计,其中12亿人每天靠不足1美元来生活。北方富、南方穷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贫富差距悬殊也诱发社会不安定和潜在的社会问题。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实行保护 B.充分发挥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C.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针对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人民日报》指出,在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这告诉我们
①追求物质丑陋,唯有精神才是高尚的②人生的真谛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对社会的责任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坐电梯或是爬楼梯、开车或是走路,在环保主义者眼里,这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难以统一
③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不同的生态价值观
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十二运会徽的设计既传承了以往全运会的体育风貌,又突出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这充分说明辩证的否定
①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②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③实质是扬弃,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④是对旧事物彻底的否定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在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习近平主席引申出的“大”与“小”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①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④对立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