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粮食浪费,能减少对资源的无序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超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所产食物的总和。这提示我们( )
①浪费粮食是世界问题,和我国无关 ②节约,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③浪费行为加剧了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 ④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说
①人与人之间,虽然家境有好坏,天分有差异,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资格上是平等的
②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
③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下列哪些历史典故能体现这样的道理
①蔺相如三让廉颇②庞涓嫉贤妒能
③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④孙敬悬梁苦读书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中学生陈某在网上聊天时,假冒本班同学赵某的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孙某有小偷小摸行为。陈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 和孙某的 。
A.姓名权、名誉权 | B.隐私权、名誉权 |
C.姓名权、隐私权 | D.荣誉权、肖像权 |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说明了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是
A.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 B.与入同乐 |
C.与人同忧 | D.互相帮助 |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A.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 | B.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 |
C.尊重他人人格 | D.对人有礼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