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的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而是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的一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可是,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乃至家长,所想都只是“升学”而已。要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只有认真量化国家教育方针,不折不扣的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才能摆脱“缠小脚”式的教育困境,才能使广大师生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被解放出来,实行“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正,走得稳,才能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心智,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所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以及创新性人才,也必然能为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钱学森大师那样的世界顶尖人才奠定坚定的基础,中华民族才能够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当今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认识。
材料二 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事实上,这一方案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即已启动,九年间经历了多次艰难的修改和反复后终于出台,明确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
(2)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历经九年艰难修改方才出台。
材料三 2013年山东省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山东省城镇化建设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是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大幅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一大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政策措施草案,第一时间在中国政府网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响应。收到的意见建议少则几千条、多则几万条。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已基本形成制度,政府"问计于民"、"为民服务"之门越开越大。
根据《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有哪些?
(2)公众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赫芬顿邮报》6月22日发表“为别国领土争端与中国对抗不符合美国利益”的文章,指出,华盛顿并非东亚争端岛屿的声索国,这些具有争议的领土要求,美国无一值得为之开战。北京正精心布局使用“切香肠策略”,目的就是避免冲突。直接声索国的利益显而易见,控制更多领土意味着国力增加、海洋权益扩大以及获取资源。相比之下,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既少也不重要。在涉及北京视为重要、甚至至关重要的利益问题上,华盛顿试图逼使中国屈服,定会加剧两国关系对抗。美国确实应维护航行自由,但北京迄今并未威胁到这种自由。美国进行挑衅毫无益处,这也不会抑制中国的自负行动。为了一个核武国家可能拥有主权的领土而威胁与之开战,也是十分愚蠢的。
(1)结合材料,分析《赫芬顿邮报》文章主张决定一国外交活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赫芬顿邮报》文章主张美国不应与中国对抗?
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结婚先证明未婚”、“证明我媳妇确实是我媳妇”, 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近日,某省新闻网“阳光理政”平台收到多地网友投诉,均反映在一些地方或部门办事时遭遇索要“奇葩证明”。
出现各种“奇葩”证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民户籍、教育、就业、生育、医疗、婚姻等一些基本信息处于分散、割据的碎片化状态,不能实现部门间、地区间互通共享或共享程度不高。此外,一些基层部门和单位也存在懒政、推卸责任甚至设租寻租的问题;还有的是一些政府部门,“该管的事”没管到位,“不该管的事”手却伸得特别长。
(1)结合材料,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奇葩证明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为政府有效解决这些奇葩证明出谋划策。
第四次亚信峰会于2014年5月20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峰会主题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各国谋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写入本次峰会的上海宣言中。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安全的跨国性、综合性和联动性日益突出。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