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变成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化学变化(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1_860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并指出每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硫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
()反应。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
①铁熔化成铁水 ②葡萄酿成酒③纸张可以燃烧④胆矾是蓝色晶体。上述情况: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根据生活经验,简单说出鉴别下列厨房用品的方法:
(1)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醋和白酒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4)酱油和白酒
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法(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