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师孙立群教授说过:“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 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 D.“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
| A.恢复传统价值观 | B.引进西方价值观 | C.实行专制政体 | D.实行民主革命 |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 C.推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创新有关()
| A.伽利略 | B.牛顿 | C.法拉第 | D.爱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