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继昌隆缫丝厂是这一时期民族企业的骄傲 |
B.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法令促进了纺织业发展 |
C.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
“从战争(甲午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慈禧太后、奕、李鸿章)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但他们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他们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高是基于
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
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 |
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损害了西方列强的利益 |
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
C.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
D.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
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
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
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