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 B.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
C.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 D.知识分子的思想逐渐激进 |
史学家钱穆认为:“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我们讲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这段话不能说明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C.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 D.对全球史观的一种否定 |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
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有影响的国际版编辑。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对他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牢牢控制着国际事务
②新兴国家崛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欧盟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④俄罗斯日渐衰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日渐减小
A.②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阅读《全国法院行政案件统计表》,表中的现象反映的是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
B.中国已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全得到保障 |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
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画面(如下图),当时两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合作抗日 | B.军队国家化 | C.和平建国 | D.政治民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