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④ |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
| B.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 |
|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
| D.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变法措施主要是()
| A.保甲法 | B.农田水利法 | C.方田均税法 | D.改革科举制度 |
“三长制”实行的效果是:①许多农民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②北魏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③巩固了中央集权④有利于兵役、徭役的征发()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侯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据此,孝文帝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 A.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
| 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
| 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
| D.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
商鞅变法时,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③什伍连坐法 ④焚烧诗书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