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基督教堂里,见一神父在讲《圣经》。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判它。”丙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甲正确地认识到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 B.乙的做法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值得提倡 |
| C.丙看到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共同点 |
| 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在宗教场所对宗教进行“批判”是错的 |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
|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上述要求的原因在于 ()
| A.文化推动着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 |
| B.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 |
| C.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决定力量 |
| D.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 |
好莱坞梦工厂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在2008年夏天格外火热。此片在国内外各大影院上映后,票房全线飘红。有专家学者认为,《功夫熊猫》最大的卖点就是风靡世界的中国功夫、中国故事、中国元素,这些中国符号存在于好莱坞动画电影中,并且大获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②从本国利益出发,严格控制中国文化元素流失,限制他国利用
③在发掘、使用本民族文化,以及同流行文化相结合上,我们应该向好莱坞学习
④要将外国的文化“领养”到中国,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发展世界文化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上述做法的依据在于()
| A.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 B.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
| C.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
| D.文化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
凸显“中国元素”是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最大特点。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等,再现了中国古代灿烂文明,以及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太极、“和”字等元素,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出中国对“文明与和谐”世界的追求。可见()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我国传统文化都符合社会发展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