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偏重历史和文化题材的中国纪录片虽然满足了“精英人士”对专业性的需求,却忽视了普通观众对“通俗易懂”的渴望,造成中国纪录片被打上“小众标签”的尴尬局面,成为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障碍。中国纪录片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有赖于
①消除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跨越文化障碍
②摒弃专业性,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记录片的叙事技巧和制作工艺
④加强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国际化理念的高水平创作人才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
| 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
| B.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 |
| C.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 |
| D.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降低了洗衣机价格 |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两个人在同一家商店砍价买同一种商品,不会砍价的人往往买得贵一些。这说明商品价格( )
| A.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 |
| B.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
| C.是在市场中形成的 |
| D.有时高,有时低,具有不确定性 |
2015年春节期间,各地消费品市场上蔬菜及肉蛋的价格普遍上涨。这一现象是由这些商品造成的。()
| A.供过于求 | B.供不应求 |
| C.供求状况无法确定 | D.供应充足 |
假定2014年某国生产W商品共2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60元,2015年该国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0亿元,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实际发行的货币量为7000亿元,且该国生产W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W商品的价格总额和每件商品的价格分别是()
| A.210万元 84.0元 | B.120万元 75.4元 |
| C.210万元 75.4元 | D.120万元 84.0元 |
超市里卖的大米的价格价位不同,有的2元一斤,有的2.5元一斤,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优质优价”。同种商品价格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 A.优质商品供不应求 |
| B.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 C.质量的优劣决定价格的高低 |
| D.优质商品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