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 |
溶液变蓝 |
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 B |
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 |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 C |
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未出现银镜 |
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性糖 |
| D |
将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
产生红色沉淀(Cu2O) |
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300 mL 3.5 mol/L KCl溶液 | B.1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
| C.250 mL1 mol/L AlCl3溶液 | D.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 |
| C.1 mol氢的质量是2 g |
| D.1mol甲烷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铁、四氧化三铁、冰水混合物 | B.金属钙、生石灰、碱石灰 |
| C.水银、空气、干冰 | D.二氧化硫、水蒸气、天然气 |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
| A.酒精 | B.氯化钾晶体 |
| C.液氯 | D.熔融的氢氧化钠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25℃的纯水中,c(H+)=c(OH-)=10-7 mol/L,呈中性 |
| B.溶液中若c(H+)>10-7 mol/L,则c(H+)>c(OH-),溶液显酸性 |
| C.c(H+)越大,则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
| D.pH值为0的溶液中c(H+) =" 0" 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