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体现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倡导共同行动,努力改善环境,保卫家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硝酸工厂的烟囱建造得更高一些,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
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以防核泄漏事故发生 |
C.将废电池深埋,可以避免其中的重金属污染 |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
(2)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3)H2O、H2S、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熔沸点依次升高
(4)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5)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A.全部 | B.(1)(2)(3)(4) |
C.(1)(2)(3)(5) | D.(2)(3)(4)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
B.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 数为0.1NA |
C.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D.常温下,20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A |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室温下,向0.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Na+)>c(SO42-)>c(NH4+)>c(OH-)=c(H+) |
B.25℃时,pH =4.75、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的混合液: c(CH3COO-)+c(OH-)<c(CH3COOH)+c(H+) |
C.25℃时,pH=2的H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 c(HCOO-)+c(H+)<c(Na+)+c(OH-) |
D.0.1 mol/L Na2CO3溶液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
2 c (CO32-)+2 c (HCO3-)+2 c (H2CO3)="3" c (Na+)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
B.实验Ⅱ:可随关随停,随开随启控制氧气的发生 |
C.实验Ⅲ:左边的棉球呈橙色,右边的棉球呈蓝色,证明氧化性:Cl2>Br2>I2 |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
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
D.当有0.1 mol 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