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B.该装置中Cu2+向Zn电极移动 |
C.该装置外电路中电子由Zn棒转移到Cu棒 |
D.该装置中Zn棒上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 |
常温下KSp(AgCl)="1.8×10-10," KSp(AgI)=1.0×10-16,将等体积的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的清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清液混合,AgCl和AgI都沉淀 |
B.向AgI清液加入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
C.若AgNO3足量, AgCl和AgI都可沉淀,但以AgCl为主 |
D.若取0.1435克AgCl固体放入100mL水(忽略体积变化),c(Cl-)为0.01mol/L |
.前几年,部分巨能钙被检出含有双氧水,而双氧水有致癌性,可加速人体衰老。因此卫生部已开始加紧调查巨能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共价键 |
B.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
C.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Cl2、KMnO4反应是表现H2O2的氧化性 |
D.H2O2做漂白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SO2不同 |
如图为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已知酯类在铜铬氧化物(CuO·CuCrO4)催化下,与氢气反应得到醇,羰基双键可同时被还原,但苯环在催化氢化过程中不变,其反应原理如下:
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0H14O5 |
B.该有机物可以与浓溴水反应 |
C.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有醇类物质 |
D.1mol该有机物在铜铬氧化物催化下仅能与2mol氢气发生反应 |
为了研究在温度对苯催化加氢的影响,以检验新型镍催化剂的性能。采用相同的微型反应装置,压强为0.78Mpa,氢气、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1。定时取样分离出氢气后,分析成分得如下表结果:
温度/℃ |
85 |
95 |
100 |
110~240 |
280 |
300 |
340 |
|
质量分数(%) |
苯 |
96.05 |
91.55 |
80.85 |
0 |
23.35 |
36.90 |
72.37 |
环己烷 |
3.95 |
8.45 |
19.15 |
100 |
76.65 |
63.10 |
27.6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温度超过280℃,苯的转化率迅速下降,可能是因为该反应为吸热的可逆反应 |
B.在110~240℃苯的转化率为100%。说明该镍催化剂活性较高,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催化而且不发生副反应 |
C.增大压强与提高氢气、苯的物质的量比都有利于提高苯的转化率 |
D.由表中数据来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苯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物质量浓度的Ca(H2PO4)2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Ca2++H2PO4-+OH- ="=" CaHPO4↓+H2O |
B.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CO2+2H2O+AlO2-=Al(OH)3↓+HCO3- |
C.在溶液中亚硫酸氢铵与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钠混合:NH4++HSO3-+2OH-=SO32-+NH3↑+2H2O |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Mg2++2HCO3-+2Ca2++4OH-=2CaCO3↓+Mg(OH)2↓+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