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   作
 现  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稀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
向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存在NH4
D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 + Y(g) a Z(g) + W(g) △H =" -Q" kJ·mol1 (Q>0)
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1)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是(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3) Q1Q (填“>”、“<”或“=”)
(4)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kJ的是(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A.2 molX、1mol Y、1molAr B.a molZ、1mol W
C.1 molX、0.5mol Y、0.5a molZ、0.5 mol W D.2 molX、1mol Y、1molZ

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前2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
B.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
C.平衡时,体系内NO2为0.04mol·L-1
D.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

在可逆反应mA(g)+nB(g) pC(g);△H<0中m、n、p为系数,且m+n>p。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加深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室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后,测得其pH<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