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
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
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 |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
D.原溶液中c(Br-)=0.4mol/L |
现有室温下两种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 |
① |
② |
pH |
12 |
2 |
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溶液 |
A.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②
B.两种溶液的浓度:c(NaOH)﹥c(CH3COOH)
C.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CH3COO-)﹥c(Na+)﹥c(OH-)﹥c(H+)
D.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c(Na+)﹥c(CH3COO-)
已知5+6KMnO4+9H2SO4=3K2SO4+6MnSO4+14H2O+_______。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为![]() |
B.![]() |
C.每1mol KMnO4转移5mol e- | D.H2SO4起酸的作用 |
常温,相应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l3+)=0.1mol/L的溶液中:Na+、K+、AlO2-、OH- |
B.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 |
C.![]() |
D.通入足量CO2后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K+、Ca2+、NO3-、Cl- |
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3CH2OH遇炽热CuO | B.用新制Cu(OH)2检验葡萄糖 |
C.戊烷与氯气混合光照 | D.苯与足量的氢气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