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期期间光照时间短 |
|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
|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
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以下有关该基地有利自然区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分 |
| B.有天山、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 |
| C.昼夜温差大 |
| D.绿洲地区的土质有利棉花生长 |
科学家对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部分如表。
| 测量地的纬度(°) |
经度1度的长度(km) |
纬度1度的长度(km) |
| 0 |
111.322 |
110.569 |
| 30 |
96.490 |
110.850 |
| 45 |
78.850 |
111.132 |
| 80 |
19.394 |
111.666 |
下列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 |
| 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 |
| C.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
| D.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
意大利的威尼斯(欧洲)和加拿大的渥太华(北美洲)均在45°N附近,两城市约相距6940千米,则两地的地方时
| A.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6小时 | B.渥太华比威尼斯约早6小时 |
| C.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4小时 | D.渥太华比威尼斯约早4小时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其中B类岩石形成于地下,C类岩石形成于地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为沉积岩 | B.C为侵入岩 |
| C.D为岩浆岩 | D.E为变质岩 |
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
| B.③为重熔再生作用 |
| C.⑤为外力作用 |
| D.⑥为变质作用 |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24~25题。
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A.养殖 | B.改善气候 | C.分洪与蓄洪 | D.立体开发利用 |
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
| C.下游退耕还湖 | D.修建和加固河堤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22~23题。
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 A.A地 | B.B地 |
| C.C地 | D.D地 |
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 A.绿洲农业 | B.河谷农业 |
| C.节水农业 | D.高效农业 |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20~21题。
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 |
| B.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
| C.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
| D.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 |
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 C.③—终年高温多雨 | D.②—湿热的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