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5月11日深圳遭遇了2008年以来最强的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平均累计降雨226毫米,暴雨期间,2500辆汽车被淹,约50处片区发生内涝,组团到深圳“看海”被网友竞相调侃。“暴雨致涝”问题再一次把公众舆论聚焦在这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身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这次内涝的形成与下列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A.城市人工绿地面积增多,使地下水位上升
B.城市空气尘埃多,增加暴雨形成几率
C.城市“热岛效应”,使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D.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地表下渗能力弱。

面对城市内涝,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整治河道和排水管网
B.增加城市用水,防止雨水过多
C.增加排涝设施和调蓄能力
D.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出现了“民工荒”,其主要原因是

A.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差
B.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西部、东北等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大量劳动力
C.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萧条,不需要大量劳动力
D.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用工数量减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城市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出现一定的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B.城市都是从集市发展起来的
C.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D.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中下游

我国南方的水田耕作,乡村聚落以散居最为方便,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传统风俗习惯 D.农业生产方式

大庆油田的原油经过管道再由海路转运至上海,转运点最佳应选择在(  )

A.秦皇岛港 B.大连港
C.青岛港 D.天津塘沽港

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这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3)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 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