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B.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 |
C.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
D.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
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B. |
理论上每生成2g ,同时生成32g |
C. |
反应Ⅲ中生成 和 的分子个数比为 |
D. |
反应Ⅰ、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 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一说明 溶液没有变质 |
B. |
实验二说明 溶液全部变质 |
C. |
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 |
D. |
实验三说明 溶液部分变质 |
和 的溶解度(如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A. |
曲线甲代表 的溶解度曲线 |
B. |
40℃时 饱和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为63.9% |
C. |
的值在20~30之间 |
D. |
将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稀释浓 |
将水倒入浓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B |
鉴别 和 固体 |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
C |
除去 固体中少量的 |
加入 固体,研磨 |
D |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
B. |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
C. |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
D. |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