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
D.将铜丝在空气中加至红热后迅速伸入装有乙醇的试管中,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
以石油为原料可进行如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通过分馏可直接得到乙烯 |
B.乙烯、聚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C.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区别乙醇和乙酸 |
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60Co的放射性可治疗某些疾病。60Co和59Co互为同位素 |
B.明矾净水和 “84” 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 |
C.碳酸钡、硫酸钡等难溶性钡盐均可用于钡餐透视 |
D.月饼包装盒中常放入铁粉作干燥剂 |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有如下数据:
实验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
CO |
H2O |
CO2 |
H2 |
CO2 |
||
1 |
650 |
2.0 |
1.0 |
0 |
0 |
0.8 |
2 |
800 |
2.0 |
2.0 |
0 |
0 |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80%
C.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8/3
D.实验1再加入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 (CO2)为1.6 mol
有25℃时0.1 mol/L的①氯化铵、②氯化钠、③醋酸钠三种溶液。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与②比较:c(Na+)>c(NH4+) |
B.①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l-)>c(NH4+)>c(H+)>c(OH-) |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Cl-)=c(Na+)+c(NH4+)+c(NH3·H2O) |
D.向③中滴加适量醋酸溶液,使溶液pH=7,则:c(CH3COO-)>c(Na+) |
利用下列装置分别完成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 制备并收集氨气 |
![]()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
C |
D |
![]() 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
![]() 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