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
纬度 |
气温(℃) |
降水量(mm) |
|||
一月 |
七月 |
一月 |
七月 |
全年 |
||
① |
23°08’ |
16.3 |
28.4 |
40.0 |
210.0 |
1614.1 |
② |
39°48’ |
-4.7 |
26.0 |
2.6 |
196.0 |
682.9 |
③ |
48°58’ |
3.5 |
18.4 |
54.3 |
53.6 |
647.4 |
④ |
54°17’ |
1.8 |
13.4 |
225.0 |
117.0 |
2399.0 |
表中四地位置,可能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
C.③——大兴安岭西侧 |
D.④——西经130附近 |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原因主要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被抬升 |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
下列关于地球的自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角速度处处相等 | B.角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
C.线速度处处相等 | D.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
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夜现象的是
A.67°N | B.10°S | C.25 °N | D.23°26′N |
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A.175°E | B.130°W | C.75°E | D.165°E |
地球自转运动,使地表产生了
A.日出时间的变化 | B.四季更替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南半球的河流左岸冲刷侵蚀严重 |
下列现象中可能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地球上很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 B.地面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
C.指南针失灵,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 D.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