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
| 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置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
| C.平板划线接种法中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
|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 C.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
|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
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
|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
| C.ATP的合成和水解 |
|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
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
| A.不会发生偏转子 | B.发生一次偏转 |
|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
|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
|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
|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
|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