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t℃、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
| B.在曲线的B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b表示 |
| C.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
| D.减少pH值,重复该实验,曲线中B点位置不变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Ⅰ~Ⅳ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⑧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 |
|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①过程实现的 |
| C.图中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①⑥⑦⑧过程, 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②③④⑤ |
| D.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
如图表示生活在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
| B.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
| C.鹰获取能量较少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 |
| D.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鹰种群密度可能增大 |
研究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分别用一定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插条生根数目如图所示,图中乙代表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是a~b浓度 |
| 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 |
| C.研究人员在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
| D.该曲线不能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下列遗传系谱图中,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甩B或b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Ⅱ5的基因型为BbXAXa |
| 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16 |
| D.通过产前诊断可确定Ⅳn是否患遗传病 |
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
|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
| 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
| D.该细胞的Ⅱ染色体有3条,故该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