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1990—2010年广东省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情况

注: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率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平均达到80%。
材料二 专家指出,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增的大量城镇人口将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和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得到提升,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述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二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针对推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工作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十八大闭幕后20余天,在全国范围,不完全统计已有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等12名高级官员,因被举报或涉嫌各种违纪,被纪委调查。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转移迟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 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性”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荒”,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材料二 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结合国家职能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

1993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03年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2004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06年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 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2007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2010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结合材料,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2013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对政府部门专题询问的第四年,常委会的专题询问已经逐步走向机制化、规范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题询问,与国家年度工作的重大方向、重点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在已经举行的13次专题询问中,基本围绕着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决策、保障民生中的重大事项、发展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展开。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依据和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