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城市雾霾的日益严重,人民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和呼吸防护.为了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某供电公司决定向户外工作的员工发放防PM2.5粉尘口罩,应对持续的雾霾天气.经统计,供电公司第一批急需600只口罩.经过A、B、C三个纺织厂的竞标得知,A、B两厂的工作效率相同,且都为C厂的2倍.若由一个纺织厂单独完成,C厂比A 厂要多用10天.供电公司决定由三个纺织厂同时纺织,要求至多6天完成纺织工作.三个纺织厂都按原来的工作效率纺织2天时,供电公司提出急需第二批口罩360只,为了不超过6天时限,纺织厂决定从第3天开始,各自都提高工作效率,A、B厂提高的工作效率仍然都是C厂提高的2倍,这样他们至少还需要3天才能成整个纺织工作.
⑴求A厂原来平均每天纺织口罩的只数;
⑵求A厂提高工作效率后平均每天多纺织口罩的只数的取值范围.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分式函数的最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点 M 为二次函数 y = ( x b ) 2 + 4 b + 1 图象的顶点,直线 y = mx + 5 分别交 x 轴正半轴, y 轴于点 A B

(1)判断顶点 M 是否在直线 y = 4 x + 1 上,并说明理由.

(2)如图1,若二次函数图象也经过点 A B ,且 mx + 5 > ( x b ) 2 + 4 b + 1 ,根据图象,写出 x 的取值范围.

(3)如图2,点 A 坐标为 ( 5 , 0 ) ,点 M ΔAOB 内,若点 C ( 1 4 y 1 ) D ( 3 4 y 2 ) 都在二次函数图象上,试比较 y 1 y 2 的大小.

如图1,滑动调节式遮阳伞的立柱 AC 垂直于地面 AB P 为立柱上的滑动调节点,伞体的截面示意图为 ΔPDE F PD 的中点, AC = 2 . 8 m PD = 2 m CF = 1 m DPE = 20 ° ,当点 P 位于初始位置 P 0 时,点 D C 重合(图 2 ) .根据生活经验,当太阳光线与 PE 垂直时,遮阳效果最佳.

(1)上午 10 : 00 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 65 ° (图 3 ) ,为使遮阳效果最佳,点 P 需从 P 0 上调多少距离?(结果精确到 0 . 1 m )

(2)中午 12 : 00 时,太阳光线与地面垂直(图 4 ) ,为使遮阳效果最佳,点 P 在(1)的基础上还需上调多少距离?(结果精确到 0 . 1 m ) (参考数据: sin 70 ° 0 . 94 cos 70 ° 0 . 34 tan 70 ° 2 . 75 2 1 . 41 3 1 . 73 )

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 1 ) ,秋千离地面的高度 ( m ) 与摆动时间 t ( s )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 是否为关于 t 的函数?

(2)结合图象回答:

①当 t = 0 . 7 s 时, 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

某厂为了检验甲、乙两车间生产的同一款新产品的合格情况(尺寸范围为 176 mm ~ 185 mm 的产品为合格),随机各抽取了20个样品进行检测,过程如下:

收集数据(单位: mm )

甲车间:168,175,180,185,172,189,185,182,185,174,192,180,185,178,173,185,169,187,176,180.

乙车间:186,180,189,183,176,173,178,167,180,175,178,182,180,179,185,180,184,182,180,183.

整理数据:

165 . 5 ~ 170 . 5

170 . 5 ~ 175 . 5

175 . 5 ~ 180 . 5

180 . 5 ~ 185 . 5

185 . 5 ~ 190 . 5

190 . 5 ~ 195 . 5

甲车间

2

4

5

6

2

1

乙车间

1

2

a

b

2

0

分析数据:

车间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车间

180

185

180

43.1

乙车间

180

180

180

22.6

应用数据:

(1)计算甲车间样品的合格率.

(2)估计乙车间生产的1000个该款新产品中合格产品有多少个?

(3)结合上述数据信息,请判断哪个车间生产的新产品更好,并说明理由.

已知: 在 ΔABC 中, AB = AC D AC 的中点, DE AB DF BC ,垂足分别为点 E F ,且 DE = DF . 求证: ΔABC 是等边三角形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