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过氧化尿素[CO(NH2)2·H2O2]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结晶粉末,具有尿素和过氧化氢双重性质,是一种新型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漂白、纺织、医药、农业、养殖业等领域。其合成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际生产中需控制n(H2O2)∶n[CO(NH2)2]=1.2∶1,并控制合成温度在25~30℃,其主要原因是 。
(2)从母液中分离出H2O2和尿素,采用的操作是 。
(a)盐析 过滤 (b)分液 过滤 (c)减压蒸馏 结晶 (d)常压蒸馏 萃取
(II)某硝酸厂附近的空气主要污染物为氮的氧化物,为了保护环境和综合利用,可采用氨-碱两级吸收法,此法兼有碱吸收和氨吸收两法的优点,其吸收工艺流程如下:
(1)排空物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入吸收塔以前加一个缓冲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吸收塔排出的混合液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 。
(4)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研究人员设计了同时净化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硫酸和硝酸,工艺流程如下:
则①和②分别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两个单位,C的质子数比B多4个,1 mol A的单质与酸反应,能置换出1 g H2,这时A转化为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①________,B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②________,C原子外围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③_______。
氨的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 ;△H=" —92.4" KJ·mol—1。现在500℃、20 MPa时,将N2、H2置于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0 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在10 ~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加了催化剂 | B.缩小容器体积 |
C.降低温度 | D.增加NH3物质的量 |
(3)第1次平衡的时间范围为:,第2次平衡的时间范围为:,第1次平衡:平衡常数K1 = (带数据的表达式),第2次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 ;
(4)在反应进行至25 min时:① 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② 达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K1(填“大于”、“等于”、“小于”)
(14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有以下步骤:
(1)配制待测液:用5.00 g含有少量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1 000 mL溶液。除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
(2)滴定:
①盛装0.1000 mol·L-1盐酸标准液应该使用_______式滴定管。②滴定时双眼应。
③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测定序号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所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50 |
20.78 |
2 |
20.00 |
1.20 |
21.32 |
(3)计算纯度: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__。
(4)误差讨论(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②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③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
现有pH=2的醋酸溶液甲和pH=2的盐酸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另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比值将___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2)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3)各取25 mL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至pH=7,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________V(乙).
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2NO2 △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n(mo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N2O4) |
0.40 |
a |
0.20 |
c |
d |
e |
n(NO2) |
0.00 |
0.24 |
b |
0.52 |
0.60 |
0.60 |
①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③反应进行至l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④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