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三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
@“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2日18版)
请仿照《光阴》一诗首节的形式,从夏、秋、冬三个季节中任选一个,再写一节。(4分)
无人能描绘它的面容
春
却能闻到清新的气息
枯黄的大地
便披上翠绿的新衣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每条不超过18字)
“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但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感觉到孩子起跑线上的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了。而有着刘雷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
① 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 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 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 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 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赞美如明灯,能照亮黑暗中的道路;
赞美如阳光,能驱散人心头的寒冷;
赞美如春雨,能滋润出希望的嫩芽。
2008年金融危机后,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仔细观察卜面的图表,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反映出的内容及结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