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著名渔场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日本暖流对我国台湾东部沿海的影响是( )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 B.缩小污染范围 |
C.降低气温 | D.增加降水量 |
读“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 | B.人口增加 | C.植被破坏 | D.自然灾害 |
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 B.河流含沙量减少 |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 D.水资源短缺加剧 |
下面是一幅“某山坡在2月25日的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根据图中的信息确定拍摄时间是当地
A.4时30分 | B. 9时30分 |
C.14时30分 | D.16时30分 |
植被1和植被2最可能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常绿阔叶林 |
B.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
C.荒漠热带雨林 |
D.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小题。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高山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考虑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最适宜发展
A.小麦种植为主 | B.水稻种植为主 |
C.生态型立体农业为主 | D.淡水养殖业为主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课外调查得到的某河流各月平均径流量数据,绘制成下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同心圆数值自内向外增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有两次汛期,汛期时间很长 |
B.冬季有结冰期,出现断流现象 |
C.径流量大,泥沙含量大 |
D.水位不稳,季节变化大 |
关于该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B.冬小麦种植面积广,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 |
C.农产品单产高,商品率低 |
D.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读“某考察小组绘制的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考察小组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①与②两处植被类型差异的原因是海陆位置变化 |
B.③处水能资源丰富,适宣修筑水电站 |
C.④处地貌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
D.⑤处径流量比⑥处变化大 |
该考察区域可能位于
A.山东半岛 | B.黄土高原 | C.闽南丘陵 | D.地中海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