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下图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和状态

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 B.适应中原贵族生产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