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图所示)。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 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
|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 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形成 |
| 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
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到此
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为选择拍摄北京某建筑物“衔日”照片的最佳时机,某摄影师于d日预先拍摄了一张照片,并据此对太阳的运动轨迹进行了精确的计算,下图示意其计算过程,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d日摄影时,摄影师位于该建筑物的
|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 C.西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
最佳的拍摄时机x日可能出现在
| A.2月 | B.5月 |
| C.8月 | D.11月 |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图“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与GIS | B.RS与GPS |
| C.GIS与GPS | D.GPS、GIS与RS |
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开垦流域荒地 扩大灌区面积 | B.全球气候变暖 蒸发蒸腾减弱 |
| C.退耕还草还牧 恢复自然植被 | D.完善排灌系统 降低地下水位 |
下图我国某城市不同时期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示期间该市各类用地面积
| A.各类用地呈持续上升趋势 | B.工商业用地始终增幅最大 |
| C.居住、交通用地增幅明显 | D.绿地、公共事业用地减少 |
据图判断该城市
| A.城市化进程起步早,发展快 | B.1978年后房地产业发展迅速 |
| C.交通变迁是该变化的源动力 | D.生态用地不足制约城市拓展 |
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导致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 C.洋流 | D.海陆位置 |
根据④⑤⑧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
|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
|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
| 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随着农业的发展,⑤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湿地增加 | 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 |
| 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 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市风向频率玫瑰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全年平均风频 7月风频 1月风频 |
| B.7月风频 1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
| C.1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7月风频 |
| D.1月风频 7月风频全年平均风频 |
根据该市风频特征,以下工业区布局规划合理的是

传统理论根据风频特征指导工业布局,在单一城市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的出现,就凸显其局限性。以下适用于城市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①搁置问题,等拥有经济实力再来考虑
②进行工业生产技术改造,采用清洁工艺
③调整工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
④中心城市向最小风频上风向的城郊转移重化工业,集中发展新兴产业
⑤各城市分工合作,合理布局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