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C.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D.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史料记载,崇祯十六年(1643年)蒋臣曾建议行钞即发行纸币,以解决行将崩溃的政府财政,并得到皇帝批准。表明在明朝白银货币化给明擦后政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
B.促进了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发展
C.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摄取社会财富的难度和成本,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经济权力由此受到严重削弱
D.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渗透的一个体现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这说明()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
C.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
D.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

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C.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 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

下图是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重,国家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锐减,其原因有
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

① 国有企业改革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③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④国家加强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