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选集》下卷所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