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共和制民主国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机遇。经过班内同学小组讨论,形成了不同观点,你认为哪组观点最为科学?
A.甲组:美洲孤立于欧亚大陆先进文明,没有经历封建社会 |
B.乙组: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与疆土辽阔的现实需要结合,造就了联邦共和制 |
C.丙组:与欧洲隔离,免于欧洲干涉,有助于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
D.丁组:美国独立后的国内政治斗争使然 |
近代以来,人类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认识不断深入。“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规定出自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万隆会议宣言》
“二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
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
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
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一战前夕,德国的生产资料生产(主要是重工业)增加了8倍,消费资料生产只增加了3倍。这种状况表明
①德国经济结构相对落后②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③与德国军国主义政策有关④由复杂的国内矛盾造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