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阅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地区略图
材料二:乙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旅游热点之一。在课上,老师建议:I去乙地旅游时间最好是7、8月;II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品、羽绒服等;III有心、肺、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需携带吸氧用具等。
(1)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 (填代号)。
(2)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该地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
(3)河流③是世界第三长河,目前已建成我国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
(4)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
| 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乙地区看见了牦牛,而我国中部有成群的绵羊。” |
|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丙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 |
| D.埃及小朋友说:“我在丁地区看见了水乡景观,而我的祖国是一个沙漠之国。” |
(5)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针对材料二中老师的任意一点建议加以解释。
(6)图中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该地区的重要性小芳和小华同学有不同的观点。请任选其中一人的观点,说明其严重性。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年降水最少的是。(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读中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濒临的海域中,a是海,b是海,c处是海峡。
(2)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是(山脉)
B是(山脉)
D处是高原
E处是盆地,
F处是平原。
(3)E、F两处中,年降水较多的是地。
(4)①、②两条大河中,冬季可能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读“2006—2011年中国(除台湾省外)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柱状图和折线图中,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是图。
(2)人口自然增长率=率—死亡率。2011年,我国(除台湾省外)总人口达到亿人(保留2位小数),自然增长率为‰。
(3)2006—2011年间,我国人口总数呈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趋势。
(4)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目前,我国的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位。
读板块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2)看图,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是由图中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相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填字母)
(3)地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4)根据图中板块运动的方向推测,太平洋的面积(缩小、扩大), 红海面积是(缩小、扩大)。
读图,完成填空。 
(1)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
太阳直射______,
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 ___。(66.5° N --90° N、66.5° S --90° S)
(2)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直射_______,时间是______ _前后.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C向D转动的过程中,泰州市由_______季节向_______季节过渡,昼夜长短变化是白天越来越_______。(长、短)
(4)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