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右上图黄河流域示意图、 右下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左图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        _(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右图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___      _;乙地表植被__        __,水土流失多。
观察比较:左图中水样A与右图__            __(甲或乙) 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    ___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地表呈现__      __ 的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___等。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75万千米2.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
A ,B ,C ,D
(2)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 (山脉)﹣ (河流)一线,是 和黄河的分水岭,与我国1月 ℃等温线和 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区域D的耕地以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区域C的耕地以 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3)区域A的珍稀动物是 和雪豹.
位于区域C的两个直辖市是 和天津.位于区域D的特别行政区是 香港 和澳门.
区域B的 骆驼 被成为“沙漠之舟”.
(4)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 地,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
(5)属于区域A的是 ,属于区域D的是 .(填代号)
①赏冰灯 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 ④那达慕大会.

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 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2)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铁路干线名称.
南北向:① ,② ,③
东西向:④ ,⑤
(3)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铁路干线是 铁路.(只填代号)
(4)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 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是指
(6)2013年中国锦州(辽宁省)世界园林博览会5月1日面对观众开园,家住济南的小明要去参观世界园林博览会,应乘火车走 线和 线.

读我国主要牧区及优良牲畜品种图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代号 是农耕畜牧区.
A是 牧区,B是 牧区,
C是 牧区,D是 牧区.
(2)我国牧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下,地形上大多是 、山地和盆地.
(3)a代表的畜种是 b代表的畜种是
c代表的畜种是 d代表的畜种是

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 两大类.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该类聚落一般规模较 (大、小),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3)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