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江和黄河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
(2)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3)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
读聚落不同形式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的形成发展一般是先有图所示的聚落,后有图所示的聚落;在发展过程中,聚落占地规模不断(缩小、扩大),人口总数不断(增加、减少),建筑群不断(增多、减少),并有向高空发展变化的趋势。
(2)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地区中,容易发展为规模比较大的聚落的是。(多选)
A.河流附近 | B.山麓地带 | C.公路、铁路附近 | D.高山高原 |
E.热带雨林 F.南极大陆 G.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
(3)为适应高温多雨,夏季多台风的气候特点,海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是
读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地;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______ _地。
(2)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 _ __地;年较差最小的是___地。
(3)四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____ __地,其降水类型为雨;属于冬季多雨的是___ ___地,主要分布在,以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4)写出主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B为气候,主要特征是:。
C为气候,主要特征是:。
D为气候,主要特征是:。
(5)C地可能位于()
A.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B.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C.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描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及北回归线、南极圈。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分别是:
大洲: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
大洋:H____________;I___________;J__________;R___________。其中:(填字母)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_,最浅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
(3)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________%,而陆地面积仅占地球总面积的________%;概括地说,地球上__________分陆地,_________分海洋。
(4)赤道横穿了___________大陆和南美大陆。
(5)C、F两大洲以___________为界,它沟通_________洋与_________洋;A、G两大洲以_________山、__________河、里海、___________山、_____________海峡为界;A、D以____________运河为界。
读下面的经纬网面,回答问题。
(1)填写下表。
纬度 |
经度 |
东、西半球 |
南、北半球 |
高、中、低纬度 |
|
B |
(2)A在B的_________方向;C在B的_________方向。
(3)A、B、C所处的纬线中最短的是__________。
(4)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的邀请信,约他暑期到120°W、45°N的地方参加夏令营活动,请你在上图找到这点,并用字母D标注在图上。
家住王庄的小明计划明天陪外地同学去郊外游玩。他心想:“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古寺位于王庄的_________方向。已知王庄的海拔高度为68米,则古寺与王庄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古寺与王庄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_千米。
(2)根据所学知识,小明告诉同学悬崖飞瀑在_________(A、B)地,若想观赏日出美景应选择_________(A、B)地为最佳观赏地。
(3)山顶A海拔最大不超过__________米。
(4)沿图中两山坡C和D爬到山顶A,较省力的沿________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小明看到的甲地地形景观可能是下图中的( )(填英文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