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平衡时的特征的是( )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B;
(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4)A、B、C的压强不再变化;
(5)混合气体的总压不再变化; (6)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7)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8)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3)(8) B.(1)(6) C.(2)(4) D.(2)(8)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或小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还原出铜单质 |
B.钠元素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
C.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D.金属钠有强还原性 |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持期,在包装袋中放入抗氧化物质,下列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
A.生石灰 | B.还原铁粉 | C.氯化钙 | D.硫酸钡 |
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
B.向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NH4+)>c(SO32-) |
C.向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 |
D.向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
室温下K(HF)=7.2×10-4、K(CH3COOH)= 1.75×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m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
B.浓度均为0.1mol/L的NaF、CH3COONa溶液相比较,CH3COONa溶液pH大 |
C.反应HF+CH3COONa=NaF+CH3COOH可以发生 |
D.NaF溶液中加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F-)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