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30多次下述循环:90~95 ℃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60 ℃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0~75 ℃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被切断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确定 |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
C.实验还需设计有2 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蛋白酶 | B.RNA聚合酶 |
C.RNA | D.逆转录酶 |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
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 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 |
① |
② |
③ |
④ |
酶Y活性/酶X活性 |
100% |
50% |
10% |
150% |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 |
1 |
1 |
小于1 |
大于1 |
A.状况①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B.状况②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提前
D.状况④可为蛋白质工程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