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        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为该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请分析回答:

(1)图甲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__段。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时期是甲图中的________段,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时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
(4)在动物细胞中,与结构2相当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形成的。
(5)结构【4】________是在B时期新形成的,在其形成时发现周围聚集大量高尔基体小泡,由此可推知高尔基体小泡中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度变化曲线,试分析:

(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__________。
(2)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AB段和BC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若想探究酶的最适pH,至少应设计_______组不同的pH。
(5)请在坐标系中,绘出在酶浓度相对值为1、温度为25℃条件下酶的反应速度曲线。


上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应该用_______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_________。
(5)请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植物学家将名贵兰花的茎尖细胞放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下图是细胞培养形成兰花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③和④分别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
(2)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及氨基酸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需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必须保证___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对________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再通过诱导分化形成植株,从中选育出优良品种。这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________。
(4)若将兰花的茎尖细胞换成兰花的花粉粒,经组织培养形成植株,这种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获得B淋巴细胞之前,小鼠已被多次注射了(相同/不同)抗原,注射后小鼠体内发生相应的(细胞/体液)免疫反应,生成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2)①过程中,常用的与植物细胞融合相同的方法是试剂诱导融合。融合结果随机出现多种不同的杂交细胞。②过程为选择培养基培养,从而得到细胞。③过程为克隆培养并检验,从中选出
(3)④为目的细胞的扩大培养,既可以培养,也可以注射到小鼠体内培养。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4)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等方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