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甲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
C.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
D.物质丙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经35 ℃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① |
B.实验② |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
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B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肯定与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有关
B .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
C.如果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C6H12O6+6H2O6CO2+12H2O+能量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
B.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 |
D.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
如下图所示,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生物B处于最高营养级 |
B.图乙所代表的种群数量在t2时达到最大值 |
C.图丙中种群在c—d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D.图乙中t1—t2与图丙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