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即将失传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2)对于那些面临失传的文化遗产,有人认为应当顺其自然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习完货币知识后,同学们结合实际热烈讨论了怎样正确对待货币的问题。
同学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仍然是一般等价物,是财富的象征,要采取一切手段赚钱,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同学乙:我不同意甲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把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人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蔑视金钱,只能讲无私奉献。
同学丙:甲、乙两人的观点都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讲赚钱,又要反对拜金主义。钱是要赚的,但不能太多,钱多了就害人,许多丑恶现象都是由金钱引起的。
运用有关知识,分别评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并联系实际论述讨论的主题。

(32分)材料一:央行2007年9月20日发布的《2007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反映储蓄存款为家庭拥有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占比一降再降,从2006年第1季度的70.4%降至2007年第3季度的50.4%,短短两年下降20个百分点,而股票和基金占比同期却提高 27.5个百分点。
材料二: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在创出了6124.04点的历史新高以后,就开始了一轮较大级别的调整行情。进入2008年4月,沪深股市 寒意更浓,上证综指累计下跌接近50%,不少股民不仅将近年所赚到的全部“还”给了股市,还有的亏损了不少本金,一些股民产生了恐慌情绪,纷纷忍痛“割 肉”。市场再一次警示股民:“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1)结合经济常识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10分)
(2)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居民投资股票市场的影响。(12分)
(3)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回答,针对两则材料中的现象政府应该做些什么?(1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批评“杀鸡取蛋”的荒唐行为,因为它违背了“养鸡生蛋”的规律。然而,在领导工作中,类似的事却不少。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为追求所谓政绩,不顾现实可能,到处铺摊子、上项目,使财力不堪重负。有的地方不抓教育和科学,甚至把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钱挪用于其他项目。有的地方为了经济的一时发展,不惜破坏环境,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造成生态失衡,灾害频繁。企业实行厂长、经理目标责任制后,有的企业负责人不顾工厂后劲,不抓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拼设备,拼消耗,搞掠夺性生产等等。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短期行为”。试分析说明
(1)“短期行为”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哪些基本原理?
(2)怎样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领导工作中克服“短期行为”?

党的十六大集全党的智慧,更准确更全面地论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俱进地讲清新世 纪的时代特征,讲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反映这些特征,如何回答了一个“基本问题”两个“历史性课题”……从而上升为系统的学说,并被确认为21世 纪党的指导思想。
辨题:理论只要来源于实践,就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就能成功指导实践。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辨题:尊重劳动就应保护一切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