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宣传口号。此前,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文化综艺节目也在河南卫视热播。这些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让人们得以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开展汉字书写活动有利于( )
①保护中华文化的载体,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②制定汉字的使用规范,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③维护中华文化的瑰宝,实现汉字与信息化的融合
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文明的传承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从哲学角度看,破解这一命题需要
①创新思维,批判精神②解放思想,摒弃传统
③怀疑一切,否定权威④立足实践,与时俱进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60岁的新中国还是—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年轻小伙”。既然是“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当然少不了。这体现出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
C.矛盾具有普遍性 |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追求真相”越来越成为广大网友的普遍愿望,“上海钓鱼执法”、“南京徐宝宝”等事件都因网民的追问被“还原”了事实真相。这是因为
A.真理是客观的 |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C.真理是相对的 |
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谬误 |
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直径大约100英尺的大洞,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了大约25加仑水蒸汽以及水冰。这一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反过来认识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
B.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
D.实践能够把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 |
下列名言古语蕴含的哲理与右面漫画《打肿脸的胖子》寓意一致的是
A.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
B.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
C.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