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收季节,农民在田间大量焚烧秸秆,致使当地出现烟雾天气,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一度 达到中度污染,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秸秆综合利用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秸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
B.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会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
C.推广秸秆饲料和食用菌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
D.有序发展生物质能、秸秆建材等 |
下列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浓盐酸敞口放置浓度会变稀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 |
金属铁的热胀冷缩 |
温度高时原子变大,降温时变小 |
C |
二氧化碳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 |
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 |
D |
稀硫酸能导电 |
溶液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
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03+2HCl==NaCl+H20+C02↑ 复分解反应 |
B.闻气味鉴别碳铵: NH4HC03 ==NH3↑+H20+C02↑分解反应 |
C.用稀硫酸除去锌粉中混有铁粉:Fe+H2S04==FeS04+H2↑置换反应 |
D.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02==CaC03↓+H20复分解反应 |
在实验室里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硬水和软水 |
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搅拌 |
取样,分别加明矾,搅拌 |
B |
食盐和纯碱 |
取样,分别加入食醋 |
取样,分别尝味道 |
C |
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
取样,分别点燃,闻气味 |
看价钱,比价格 |
D |
黄铜和黄金 |
取样品,分别灼烧 |
取样,分别加过量的稀盐酸 |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发现家中燃气泄漏,应及时打开门窗,但不要触动电器开关 |
B.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
C.沾在衣服上的油污可以先用适量的汽油洗涤,再用大量的清水洗 |
D.实验中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 |
酸氢钠溶液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α一丙氨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α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一丙氨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 |
B.氮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C.含有四种元素 |
D.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